承前,这是港大学习的“下回分解”~~
03 MOOK
MOOC,高效地为更多的学生打开了新知的百宝盒
Titanium and Ceramics
titanium和ceramics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比如ceramics更加的美观,但是易碎,需要和氧化钇结合来增加强度。在种植方面,对于种植体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比如需要避免炎症,避免自身的排异现象,要使组织与种植体和谐共处,要掌握骨结合与生物融合之间的关系,商业钛金属与纯钛是不一样的等等。
Digital Dentistry
模拟系统展现了连续性,本身也能被功能化。数字化和模拟正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可以通过黑胶唱片的记录和播放来理解。还有3-D Digital Stereophotogrammetry 立体摄影测量技术让我了解到传统扫描仪获取牙模的方法和CAM设备带来的新方法变革。原来要在患者口内印模到材料凝固,现在只需用流水线生产的块状陶瓷或纤维增强材料在存有修复体形状的CAM设备上就可以打磨而成。而且使用可见光捕捉多重影像免去了X射线的带来的辐射。
CBCT
CBCT的影像区别于传统扇形成像,无需患者旋转多次,只需机器旋转一次即可生成3D图像。CBCT方便了医患沟通与颌面外科的手术进行。当然因为设备和患者的移动,也伴随着图像伪影的缺点,这可以通过限制头部移动,或者使用更短的扫描时间来实现。
04 Lecture 生物力学和正畸概论
Introduction of Biomechanics in Orthodontics
在一位意大利籍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正畸生物力学基础概论,从archwire,bracket及它们的组合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力的产生、作用点的定位、力矩的形成几方面内容。
精彩的课堂过后,孙思远同学向教授提出了问题,并代表访学团为professor送上了来自大陆的祝福。
05 Lecture 口腔材料学的基础概论
Biomaterial and Your Life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Keep it simple. Keep the end in your mind.”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把基础打好,将学习难度提升转化为学习的深化,当有一天你能跟别人像聊天一样地自然吐出这些知识,你就掌握了。
Tips
1.设计的技术和规划在合理的前提下越简单越好;
2.想好结果之后再开始;
3.结合人体牙体的bicuspids(约300N)、cuspids(约200N)、incisors(约100N)等力学性质对临床上正畸学和修复学的材料选择作出一定假设。
4.引入axial、shear、bending、torsional四种作用力,结合elastic、superelastic、plastic三种类型的strain-stress curves,对材料的几个limit值、fracture toughness作出分析与比较,给出了几种材料的简单属性表格。
06 Lecture 牙髓再生
Dental Pulp Regeneration:Current Approaches & Future Challenges
我们需要从牙齿中提取出牙髓,将其切碎,利用酶消化法将其制成单细胞悬液并培养,相关信号诱导其进行分化。此外,我们需要使用能维持干细胞生存以及血管和神经再生的特殊支架,使体外诱导细胞再生成为可能。在牙髓再生学发展中,仍需要做大量的实验,需要将方法优化,还需要建立干细胞银行。因此,牙髓再生要想最终赋益于患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07 实验课!!!
根管充填的实验模型
学习新知正是一个传承的过程,由港大的材料学博士生丁豪前辈带领我们学习这次实验,其间学长学姐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受益匪浅。试验中,釉质面越整洁(没有前次实验的污染)、硅烷偶联剂涂抹越致密且不是很多、树脂分3-4次填且每次的完成度越高,获得的实验结果也能够越好。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留意,包括夹子夹的方向,凡士林和树脂的量,激光的遮挡。
配方 之 根管充填
用料:凡士林、硅烷偶联剂、树脂。
做法步骤:
1.将少量凡士林涂在两个模具之间,及树脂模具的孔中,方便树脂固化后的脱模
2.涂上硅烷偶联剂以连接树脂与陶瓷
3.用夹子固定,分层充填
4.光固化树脂
充填大作战
在大家普遍20-30N的剪切力下,温医大学子取得了73.2N和47.1N的好成绩~
47.1N 73.2N
08 PBL体验课
PBL教学方法与课程体验
PBL所有课程遵循综合培养、解疑为本的准则,着重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力求与社会和文化息息相关,并切合社会的需要。要想解决一个案例,就需要多方面的阅读,而非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要求我们拥有自律好学的品质,要有求知欲,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09 发证书啦!
文/张学佳 陈虹
摄影/香港大学访学团
作者/孙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