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内网  |  邮箱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团学工作
  • 2017暑期社会实践特刊丨助力五水共治,为母亲河“洗牙” ——温医大口腔暑期实践团巡河护河活动顺利进行
  • 作者:匿名   编辑:   来源: 匿名  浏览:5813   时间:2017年07月08日
  •  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新时期治水的伟大实践,温医大口腔医学院2017“关爱生命,微笑联盟”本硕暑期实践服务团于7月6日至8日,在椒江章安街道杨司村、梓林村附近河道开展了一系列巡河护河——为母亲河“洗牙”活动。

    行百里河,清彼荒秽

     投身河道为治水,清除垃圾保环境。实践团成员在河道周边开展了“钳去垃圾,清除杂草”系列活动。实践团成员拿着长柄钳,行走在乱草间,夹取散落其间的垃圾碎屑。“多清除一些垃圾,就是多保护一方水土,”实践团成员王益博说道,“也是回馈给村民们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此外,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力,实践团还定制数个标志牌,宣传“青春助力,五水共治”。

    行百里河,保彼家园

      在杨司村巡河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有幸遇见了一位骑着电瓶车带着孩子巡河的“网格员”杨女士。所谓网格员就是专门负责一片区域包括水质、污染等多方面内容的环境管理员。据杨女士介绍,作为杨司村的网格员,每天她都会抽出两小时巡查河道周围,记录河道水质实况并作及时汇报。杨女士说,这项工作在五水共治总方针下达之前就已经在椒江流域蔚然成风,杨司村的水质总体较好,村民们通常会用河水灌溉庄稼、浣洗衣物,因此水质也就成了村民的生命线。“家就在村里,带孩子来巡查也很方便,保水就是保家,感谢你们志愿者的帮忙。”杨女士笑着说。

    行百里河,传彼佳话

     “嗨——哟呵嗨——”河长喊着号子,带着我们沿着椒江梓林村从下游向上游巡河。在巡河的路上,经过了许多村庄,村头的文化牌上记录了河道的流域概况与历史传说。“章安湖湖西有水沚池,古称湖岙,岸生梓树,积泥而人居,故名梓林……”一段段文字记录下了梓林村的传统与乡俗,实践团成员将文字和文化牌的位置记录下来,感受时代的沧桑巨变、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熏陶。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口腔暑期实践团带来的一系列“巡河护河”活动,一石多鸟、惠及民生,既搞好了环境,又发扬了水文化,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让杨司村、梓林村的村民深化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的意识,为台州椒江的五水共治工程贡献力量。

    文/孙思远

    摄影/刘宇晴、储鸿勇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www.dentist.ac.cn) 联系电话:0577-88855488
地址:龙湾区龙瑶大道1288号(龙湾总院);鹿城区学院西路373号(学院路分门诊);鹿城区广场路183号(广场路分门诊);鹿城区江滨中路115号(江滨分门诊);
瓯海区温瑞大道1450号(瓯海分门诊)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452号 浙ICP备12026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