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内网  |  邮箱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团学工作
  • 2017暑期社会实践特刊丨追忆·“春泥计划·流动的口腔科普小学堂”乡俗礼
  • 作者:匿名   编辑:   来源: 匿名  浏览:5749   时间:2017年07月08日
  •  “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为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增进温州、台州两地文化交流,“春泥计划·流动的口腔科普小学堂”围绕温台两地民谣史话、地方传说、乡土谜语、诗词鉴赏,展开一系列乡俗教育。

     椒江章安,史称古郡,依江临海,治控瓯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温州则有“东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誉全国。

    史话漫谈,传说共聆

      实践团特邀椒江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陶棣华和临海市文保所副所长彭连生,分别给孩子们带来了“章安地方传说”和“章安史话”的系列讲座。当提及章安的传说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出自己知道的传说故事。

    乡谜竞智,童谣轻吟

      “小老鼠打头来,牛儿把头抬……”十二生肖童谣化成一阵阵稚嫩的声音,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声,萦绕在“乡土歌谣”的课堂里。而在“乡土谜语和笑话”课堂中,涉及传统农具、农作物、地方小吃等多个领域的谜面以及丰富多彩的奖品充分带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对乡土人文有了深一度的体会和认知。

    诗词鉴赏,温台共融

      由实践团两位小讲师戴彬威和孙思远领衔的“邂逅江南”小课堂,则带来了《忆江南·温州好》和《解放一江山岛五十周年》两首作品,将台州和温州这两个浙南地区的文化交融和比较。温州话、台州话和普通话之间的转换,使课堂成了语言的盛筵;美图集与宣传片中的水墨江南,更让课堂多了几分素雅、几分惊叹。在“诗颂我家乡”环节中,孩子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朗诵新学的诗歌,有几个小朋友还根据诗词韵调进行了即兴改编,爆笑的填词将现场气氛带向高潮。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都来自于民俗文化,都是山坳坳里走出来的。”流动的口腔科普小学堂致力于从农村乡俗中发掘传统文化内涵,让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的学习中传承好乡俗文化的结晶,做乡俗文化接班人。

    文/孙思远

    摄影/刘宇晴、储鸿勇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www.dentist.ac.cn) 联系电话:0577-88855488
地址:龙湾区龙瑶大道1288号(龙湾总院);鹿城区学院西路373号(学院路分门诊);鹿城区广场路183号(广场路分门诊);鹿城区江滨中路115号(江滨分门诊);
瓯海区温瑞大道1450号(瓯海分门诊)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452号 浙ICP备12026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