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内网  |  邮箱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红色土地上的“微笑处方”:我院本硕博“乐伢派”实践团用专业守护齿间健康
  • 作者:王永翔、方安然   编辑:李亦可   来源: 学生工作办公室  浏览:106   时间:2025年07月17日
  • 微信图片_20250704205759.jpg

    平阳县凤卧镇,这片浙南革命老区,曾是烽火硝烟弥漫的红色战场,“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这里深深扎根。7月初,我院本硕博“乐伢派”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这片红土地,开展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

    实践团践行社会服务,用专业守护微笑,以行动传递关怀,将健康服务送到百姓家门;他们进行走访调研,以脚步丈量民情,用数据破解难题,让健康理念在乡间生根发芽;他们开展红色研学,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于誓言中坚定信念,让青春理想与时代同行……

    在这节行走在乡间的实践大课堂里,实践团成员将口腔健康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在红色沃土的滋养中锤炼初心使命,书写青春担当。

    公益助学相伴 守护乡间微笑

    微信图片_20250716154419.jpg

    聚焦乡间儿童口腔健康需求,我院“乐伢派”联合凤卧镇党委、“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等力量,精心打造“乐伢凤卧”暑期公益夏令营。在文化礼堂、图书馆,实践团成员将专业口腔知识转化为趣味科普课。

    课堂创新采用“亲子互动”模式,“以后在家里刷牙,我们都要彼此监督,看看动作是不是规范哦~”让家长与孩子结成“护齿搭档”,寓教于乐,通过模型演练“巴氏刷牙法”,形成互教互学的良性循环。

    深入田间调研 把脉基层需求

    微信图片_20250706202558.jpg

    实践团的脚步,始终丈量着民生的温度。实践团分成8支小队,深入凤卧镇10个村居,在田埂巷弄间倾听最真实的“齿间忧患”。青年智慧在调研中闪光,转化为助力乡村健康的“金钥匙”。

    高糖饮食致龋低龄化、老年人口腔护理意识薄弱一直是凤卧镇群众的显著口腔问题。通过调研,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下村民心声:牙疼强忍讳疾忌医、儿童龋齿高发难控、基层诊疗能力捉襟见肘……详实的一线数据为我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乡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破题方向。

    爱心义诊宣讲 惠泽一方百姓

    5H7A5530_proc.jpg

    汇聚专业力量,实践团还联合我院临床党支部开展了“齿生工程”爱心公益行。医疗车前,党员医护志愿者与实践团成员为老人爱心义诊,为儿童涂氟防护。科学刷牙法、牙线使用技巧现场示范,龋齿牙周病防治知识深入浅出讲解,口腔宣教深入人心。“口腔健康趣味答题”让通关村民喜获内含牙刷、牙膏、牙线的“口腔护理包”。实实在在的健康关怀,如春风化雨,直达百姓心坎。

    溯源红色根脉 铸就医者初心

    微信图片_20250716155332.jpg

    实践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红色精神的滋养。在社会实践期间,“乐伢派”成员将红色教育作为锤炼初心、汲取力量的重要课堂。青年学子们走进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

    凤岭山麓,党旗见证下,青年学子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铿锵交织。红色基因在此刻化作校准航向的“精神罗盘”,指引青年将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医者初心熔铸于行。

    我院“乐伢派”实践团与凤卧镇的深度合作,是校地协同育人与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力量投身乡村振兴的缩影。从专业服务对接民生期盼,到红色血脉砥砺青春担当,这场“健康共富”的双向奔赴,为红土地注入了崭新活力。

    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循着先辈足迹,在星火照耀过的地方,以持续的专业行动擦亮“乐伢”品牌,让口腔健康的阳光洒满乡村振兴之路,续写“青春护齿助振兴”的时代篇章。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www.dentist.ac.cn) 联系电话:0577-88855488
地址:龙湾区龙瑶大道1288号(龙湾总院);鹿城区学院西路373号(学院路分门诊);鹿城区广场路183号(广场路分门诊); 瓯海区温瑞大道1450号(瓯海分门诊)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452号 浙ICP备12026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