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台州医院(http://www.tzhospital.com/html/main/ynxwview/16457.html)
本网讯(记者 方永乐文/摄)由于“幸福微笑”慈善活动的手术每天都在进行,记者这几天一直往返于办公室、手术室之间,作为医院的“新闻工作者”,在这些外籍专家的工作中找出一些所谓的“新闻点”就成了我来回穿梭的“头等大事”,总想找出一点线索。
几天跟踪下来,收获不算丰厚,但也有值得我去回忆和与大家一起分享的一些细节。从他们的工作中,无不感受到他们对病人的那种温情,对工作的那种态度。从他们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减压”?什么是“关怀”?于是,记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他们工作的一部分镜头,与大家分享。
手术室传来歌声
换上手术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一身“武装”地进入手术室,这于这个环境,已经不陌生了,记不清有多少次进入这个平常人心目中的“禁地”拍下各种照片。
刚走到手术苏醒室的门口时,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咿呀咿呀哟咿哟”的歌声,奇怪?手术室里怎么会有歌声?循声推门而至,原来,在苏醒室工作的两位外籍麻醉护士趁着病人没来的空隙,正在和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一起唱歌跳舞。
不管三七二十一,拍下再说,记者打开相机,对着他们一阵猛拍,过了几分钟,他们跳累了,我也拍累了。看着我一脸的惊讶,外国专家揭开了谜底。
在外国人的眼里,工作起来就要认真负责,但他们不会放过一点“自我减压”的机会,就连在等手术病人下台这么一点时间,他们都要利用起来,唱唱歌、跳跳舞,无比快乐!就连手术医生和护士交接病人的时候,他们也是有说有笑,一脸的开心。
一群“花姑娘”
如果您在手术室,就会发现外籍专家无论男女在工作中都戴着花帽子、穿着花衣服。出于友好,外籍专家也送了一些花帽子给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也很新鲜地带了起来,所以,在手术室进进出出的全都是花花绿绿的人,远远看去,俨然就是一群“花姑娘”,这也成了手术室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外国专家说,为什么要这么打扮?原因是通过这些花花绿绿的穿着,可以给原本感到呆板、严肃的手术室一些活力,添加一些快乐、幽默的元素,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起来,有视觉上的享受,人就不会感到压抑。
慈母般的爱
有的患儿在麻醉苏醒后,感到烦躁不安,一些患儿在麻醉苏醒室里哭闹不止,这个时候,外籍护士就会一边紧贴着自己抱着孩子,一边用一次性的针筒抽温热合适的果汁给患儿喝,一吃到香甜的果汁,很多孩子都停止了哭声,开始津津有味地享用起了美味。
每一个患儿送到手术室或者苏醒室,外国专家第一句话就是:Baby,你好呀!虽然有的孩子听不懂,但让周围的人感到特别亲切和温馨。
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中,麻醉师正在给一位十七八岁的患者贴上心电监护设备,他们十分注意病人的隐私保护,在贴电极片的时候,麻醉师解开患者病号服上的一颗纽扣,一只手用手掌挡住患者的隐私部位,一只手快速地贴上电极片并很快将衣服的扣子扣好,这一个动作在患者隐私完全保护的情况下,几秒钟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