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温州市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在鹿城文化中心召开,我院麻健丰院长获温州市“瓯越名医”表彰。
8月17日下午,麻健丰还受到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接见,并合影留念。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瓯越名医”。
麻健丰,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主任医师,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温州市政协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浙江口腔修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医德双馨 病人信赖
在附属口腔医院的病人满意度回访中,许多病人对麻健丰的评价都是医术高、技术好、态度好。麻健丰认为,对待患者,最主要的是要真诚相待、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耐心讲解,要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爱心和耐心。“大夫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职业,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仁爱之心。”
对待每一个病人,麻健丰都会耐心讲解,加之修复科门诊的特殊性,经常会遇到听力不好的老年人,在询问病史、检查、交代事项的时候都会遇到困难,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重复好多遍,有时还需要大声地“喊”。由于这些特殊情况,有时看一个病人相当于别人看两三个病人的时间。因为求诊的人数众多,为了能尽量看更多病人,在诊室里,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中午十二点半,他仍端坐在牙椅旁,耐心地为病人诊治。
一次,一位72岁的老婆婆与她的老伴因为不会网上预约、不会电话预约,只能来医院现场挂号,却又不懂看诊流程,忘记将病历交给修复科分诊护士,在候诊室等了3小时。当天没有临床安排的麻健丰看见了,二话不说,将老婆婆请进诊室,开始诊治。因为这对老夫妇无法将自己的病情表述清楚,他特地致电她的前主治医师了解病情,为她制定最适合的修复方案。等确定好修复方案,给老婆婆戴上了假牙,已近一点半。他匆匆地扒了几口饭,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当时身为他学生的杜若茜医生回忆说:“还记得来医院的第一天,麻医生就告诉我们,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生使命,每个来求医的患者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口腔医生有着跟其他医生不一样的特殊性,在门诊诊断的同时,还要进行现场的操作治疗等。既然选择做牙医,就意味着你不能按时上下班,有时甚至都赶不上吃饭,可是碰到这些个情况,你是继续做呢还是半路停止?所以牙医这个职业确实是需要大德大爱的人才能胜任。”
热心公益 手有余香
做科普是每个医生必须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大众需要医学教育和知识的普及。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麻健丰充分抓住各种广而告之的平台,尽可能高效地告诉更多的患者口腔医学知识,将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地讲解出来,让大家能够理解,这样他们才能够树立正确的爱牙护牙认识和观念,医学才真正为广大群众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这些年来,他多次参加温州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众多节目,进行口腔医学知识的普及,并参加广播电台节目,进行百度词条的编写、科普文章撰写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麻健丰还热衷公益,他始终不忘“医乃仁术”的育人使命和救死扶伤的社会担当,坚守着“对社会负责”的使命,持续开展医疗慈善公益服务活动,让生命与使命同行。他说:“大医应有大爱。口腔学院培养的是医生,在口腔医院工作的是医生。‘医者仁心’是每个医生都应该铭记的,而做善事就是大爱精神的最佳体现。”
2009年2月,“温州医学院-微笑联盟唇腭裂治疗中心”正式宣告成立,由附属口腔医院负责管理和运作,10年来,14场救助活动,为2300余名患者进行免费手术,这是口腔医院协同美国微笑联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交出的闪亮而厚重的“成绩单”。为提高唇腭裂序列治疗水平,麻健丰还多方联系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选送了多名医生、护士及管理人员分批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整形外科颅颜中心、美国加州大学颅颜畸形中心等单位进修,学习多学科综合的唇腭裂序列治疗技术,为更好地开展唇腭裂序列治疗奠定了基础。2013年,“微笑工程”获中央统战部同心惠民工程,2015年荣获由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与此同时,他大力推崇专业社会服务。2011年,医院斥资百万,引进了全省第一辆医疗车,2014年医院联合温州电视台,推出“流动的口腔医院”活动,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星级口腔医疗服务。延伸服务触角,将慈善事业深入山区、贫困村镇、社区、厂矿,至今已开展义诊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等80多场次,为至少5万人提供服务。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麻健丰看重的是一种意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他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这两个字的深刻内涵,用自己的能力和爱心影响着口腔医学院的每一位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十余年来共有近1000人次医生、3000人次学生投入到慈善公益活动。每当看到学生真正的参与进去活动,每当看到大家帮助他人时脸上幸福的笑容,麻健丰是喜悦的。当时还是研究生的黄盛斌医生说:“麻医生经常教育我们,作为口腔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美好的生活是在大家的点点滴滴中创造的,是会在持之以恒中得到延伸的。”
学无止境 潜心探索
麻健丰主要从事口腔修复学新材料、材料力学以及临床新技术方面尤其是固定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涉及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物力学、纳米陶瓷的研究。他长期活跃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孜孜以求,潜心探索。而今,已经取得了3个国家级科研项目、3个省部级科研教学项目和其他学术成果,科研经费合计400多万元,并先后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温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期刊论文43篇,其中SCI 13篇,国内核心期刊2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4项。他积极编写教材和专著,主编《口腔科学》,主译《PDQ速成牙髓病学》和《牙周病和口腔种植临床诊治要点》,获得业界认可和好评,应邀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口腔科医生手册》《口腔修复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口腔技工工艺学》《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及科普书籍《口腔护理四手操作参考细则》《宝宝长牙和换牙》《带牙箍的孩子》等。
学生的带教工作也是麻健丰非常重视的工作。他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对学生培养首先是要做好人,希望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启蒙阶段,能够养成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作风。在医疗上,他更是通过临床带教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术,更多的是学习他的诊疗思维和对病人的态度。
“大医铸精诚,白衣秉丹心。”这就是麻健丰,一位有着优秀高尚的医德修养,娴熟精巧的医疗技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慈善大爱无疆的风范,并深受患者的欢迎、同仁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口腔大佬”。